医学生不可或缺的创新精神

医学生 医学动态评论14,040 views字数 3145阅读10分29秒阅读模式

 创新思维,越来越成为当代热门话题。四字关键,无非求个“新”字。如何创新?正得靠思维。思,想也;维,空间也。即要开拓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我认为,做事做学问离不开做人,只有人做好了,才可能谈其他。医学工作者尤其如此。故教育应以此为核心。仅医德教育是不够的,要想造就医学人才,还应注重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使之乐观、客观、有责任感、谦虚、独立、是非分明、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决心。爱因斯坦在《探索的动机》中说:“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虽然一般人不可能也不需要达到那种境界,但修养对思维无疑有很大帮助。
有人对创新不知所措,也不知如何思维。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多问“Why?”和“How?”。看到一个现象,问自己它为什么那样?是怎么发生的?然后寻找解答。这也正是哲学和自然科学各自的思维方式。对前者要寻根刨底,对后者要探求最佳方案。疑问是创新之门的钥匙,而这个寻求解答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其实,创新的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思考,不停地思考。你必须具有怀疑的态度和具备怀疑一切的勇气。要敢于怀疑书本、怀疑权威,要有追求真理的决心。要知道一切新知识都产生于旧知识,新权威都是在战胜旧权威后树立的。相信自己,独立判断,才不会让机遇白白溜走。当然,我并非指真的怀疑一切,那不实际也对学习不利。而是指一但获得的知识与固有知识或经验有矛盾,哪怕一点点可疑之处,就该探寻矛盾缘由,或改变或拓展以求产生新的发现。医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经验知识非常重要也会非常丰富,这无疑是一种创新的潜在工具。
    我们不妨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寻找创新的源泉。无论过去的或现在的诺奖得主,他们谈及的成功经验都是兴趣和愿望。兴趣,应该是创新最大的能量源;再就是对人类对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这种热爱激发他们不断探索。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并不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广泛的或一时的兴趣,而是人们为之奋斗终生的兴趣。固然,广泛兴趣可能使人开阔眼界;短暂兴趣可使人驻足赏玩一番,或许就有了新发现;然而大的创新或优势创造力只能来自一种恒定的深沉的兴趣。这种兴趣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启动了创新程序。创新优势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准备,其间也许失败不断,但这正是经验的累积。事实上,在这过程中创新会源源不断。兴趣的作用我认为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本人在某一方面的天赋使之产生兴趣,这一天赋正是成功的核心;一是兴趣使人不倦地探索,永不言弃,这是成功的决定因素。遗憾的是,兴趣本身也是个模糊概念,大多数人甚至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或只有泛泛的肤浅的兴趣。要想成为高级人才,没有主导兴趣显然是不利的。这就需要尽快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若不能爱一行干一行,却可以干一行爱一行。热爱专业,增强信心,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进行深入研究。一旦钻进去,兴趣自然产生。
    提到创新,便会想到灵感。或者说,灵感是创造的火花。但应摒开这样的误解,即认为灵感是自发偶然地产生的。其实它是长期思索和认知积累的必然结果。莫埋怨命运对自己吝啬,莫归咎自己缺乏创造的灵性,灵感的产生同样需要自身的争取。学学李贺,拿着纸笔主动寻找灵感。将平日点滴所思、发现都记下来,而莫让灵感的种子流失。基于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基于大自然的和谐和事物间的精密联系,我认为人的灵性来自自然,人应该多到大自然走走,接触大自然,学习大自然,以激发思维创新。曾见一篇文章说人类的发明仅两项能真正称为发明,其他的从锯子到雷达都是从自然界学来的。我初觉震惊,却又不得不承认所言有理。可见,向大自然学习可直接导致创新,只要有一颗好奇心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将千差万别的事物重新构造组合,为人类所用,不正是具有巨大威力的创新吗?学习动植物身上的高科技,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谁知道就不能引起医学革命呢?
    由于科技发展,新学科的出现,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各学科问题频出,特别是新学科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同时,由于分支细化,各学科相互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所谓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也正如一颗“创新号”炸弹。不同学科结合得好,创新思维就可能涌现。正如医学跟物理、生化、天文、计算机等等各学科都产生联系,哲学思想更应予以普及。医学各分支联系更加紧密,不容分开。另外,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倍出,结合治疗也成为有强大开发潜能的地带。
    医学人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社会型人才,即从事临床的医生;另一类是科研型人才,即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由于这两类工作方式有别,思维方式当然应有差异。前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提高其横向思维和应用的能力。他们对医学各科知识应有较深了解,但又不必过深,而重点要加强各科的连贯整合,因为病的发生是复杂的,涉及多门知识。培养医学生从多角度辨证全面地思考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必要的。
    后者应侧重提高其纵向思维的能力。他们一般是有科研兴趣并有创新胆识者,他们必须精于专业并达到相当的深度,对其他知识按与专业的联系作适度掌握(掌握内容和程度只能依个人判断,而这种判断的培养并非易事)。对其他各学科有广博了解是有益的,但这种了解是对其中的分析方式而非具体知识而言的。因为精于若干门显然并不可能,反而分散了精力。轻装上阵,才能行的远啊。爱因斯坦深切感到科研工作中即使只在一个点上深究下去,也要耗尽一个人毕生的精力,因此他就主张丢掉包袱减轻脑负担,并曾因不满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退学。一位遗传学家曾说:“老师的任务并不是传授枯燥的知识,而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靠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主动能获取的知识是无限的。
    医学虽然免不了记忆,但能否少些死记硬背,丢开那些可查的东西呢?有位医学和教育专家说学习光融会贯通是不够的,而要站到书本之上。如何站?就要抛开死知识,学会自己思索。我感到中国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不开背书,正如美国某名牌大学校长说,中国的教学是在造就“背书的机器”。遇到问题不另辟奚径,一味依赖记忆的知识,哪还谈的上创新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从解放思想彻底打破传统观念着手,真正明确学习目的(这句话或许小学生都会说,却连大学生都不会或不敢做)。而要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等待考试机制的改革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仍固而不衰。
    在具体创新思维中,把握一些思维技巧是有助的。大量的科学发现越来越表明宇宙规律的精确性和可知性。以这种理论观点作指导来看世界将会是独到和科学的。要辩证地、多视角、全方位地看问题,从正反两面同时考虑,分析就会更透彻。尽可能多看些文艺作品增强自身艺术修养和幽默感,尽量克服呆板,使大脑自由起来。常抱着不满之心去求学,试图了解它更完美、更深层的解释,来保持创造力的旺盛。正如文章开头提及,要学会独立、明确是非,这就能具备分析判断的能力。而只有谦虚、不患得患失才有超越自我的冲力。不要太注重答案,而要注意分析,才能联想,才能有举一反三的灵活性,才能接受意外的发现。弗莱明不是第一位注意到霉菌的医生,但当时只有他没将此看成原细菌培养的失败或仅仅是个无关现象,而是产生了疑问并考虑其应用价值。当然,一切思维要有意义最终得靠行动和坚持。试想居里夫人若稍有气馁,还会发现镭吗?
    创新思维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出来的,也不能指望老师像教知识那样传授,而同个人天赋、思维模式、学习习惯、生活经历、性格修养等各种因素有关。然而,创新思维仍是可以培养的,它依赖于个人对创新的认识及有效自觉的努力,来强迫自己摆脱僵化思维而运用创新的思维方法。二十一世纪要求创新,二十一世纪的医学要求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医学生,否则便登不上时代舞台。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7月 23, 2013 09:30: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142.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