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而高校应该是孕育创新的主阵地,凭借合适的培养策略,保证创新人才的产出。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近年来在本科生教育中实施的创新教育,总结出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策略。
1 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强化自学能力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教师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主导作用。如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培养,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的引导决不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研究式教学模式,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这也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依托、以探究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在国内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模式的原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由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而对自学内容则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便于学生理顺概念。期间,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加深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正确的思维和推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可扩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加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维持长久记忆。
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源于实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素质与能力只有在“做中学”的实践环节中才能真正得以提高。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口腔专业人才具备临床诊疗、技工、审美等多方面综合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养成则是口腔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核心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院全程化口腔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学生自二年级起就开始接触口腔医学前伸课,从石膏牙、蜡牙雕刻到印模制取、灌注模型,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后期的专业课中,增加实践课比例,依托我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进的硬件设施,通过模拟、虚拟、仿真教学器材的广泛应用,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呈螺旋式上升。
虽然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点,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临床操作技能作为唯一的实践能力来培养。新世纪对口腔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的医生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还应是健康教育的实践者、卫生资源的管理者和社区发展的代言人。因此,在口腔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在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与职业活动和人际交往相关的实践能力培养,如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拓展知识结构.挖掘学习潜力
医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科研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高层次的医学应用与研究人才,我院以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日常授课中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坚持将学科前沿进展引入教学,并选择性地介绍一些研究过程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查阅专业外文文献,并教导学生在尊重前人知识的前提下批判性地阅读。创新思维是在批判过程中产生的。提出质疑,主动分析,才能有所创新。各教研室每年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读书报告会,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自己对相关文献的看法。通过读书报告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查阅文献、总结归纳、汇报表达等能力。
4 开展课外科研。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格曾说:“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对教育而言,这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就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知识、创新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长期以来,我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申报课外科研课题,让学生接触科学研究,了解科研工作的一般程序、实验实施的流程,锻炼他们从已知现象推断未知和本质的能力。这种科研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后继课程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新理论、新概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热情,以批判的眼光发现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2012年。我校又推出本科生导师制,这一举措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早期接触科研的需要,同时这种“一对少”的教育方式也营造了因材施教的氛围,是培养个性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与机制伪。
5 改革考核体系.突出能力素质评价
任何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考核,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够起到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及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医学人才的作用。因此,考核体系改革,应重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评。考核方式应多样化,可以采用笔试、口试、技能操作、书面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要改变一次考试的传统做法,避免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现象。理论考试除了考查基本概念、规律的掌握以及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外,还应加强综合分析内容的考核,如以病例为基础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分析。以此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阅卷时要有比较强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不能用固定的标准答案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标尺,应对学生答案中创新性的结论予以肯定。实践课考评可采用“实操成绩+报告评分+创新实践成绩”的综合评分方式,将课外科研活动的创新实践成绩纳入考核体系,鼓励创新实践,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和考核。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切实转变观念,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贯穿于教学工作中,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