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学制医学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要,是适应并符合医学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八年制医学生在毕业时拥有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但是,在以往的儿科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往往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机会少,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进行八年制临床教学已有8年时间,针对临床操作技能教学做了一些工作,现就八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操作技能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设置
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临床理论、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时期。要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操作技能就得从学生刚接触临床时开始培训。通过早期技能培训可以使八年制医学生在住院医期间能够熟练得进行临床常规工作,从而缩短其由一名医学生到一位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时间。在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之前首先得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但目前全国并无八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的统一教材及教学大纲。为此我院儿科教研室根据临床工作实际需要,编写操作技能培训相关课程。初步确定婴儿喂养(包括奶方计算及配制)、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结果判读、新生儿窒息复苏、腰椎穿刺、骨髓穿刺、d,JD鼻胃插管术、头皮静脉穿刺等为八年制医学生见习及实习期间必须掌握的儿科基本操作技能,并于见习阶段安排12学时,实习阶段安排8学时进行相关操作技能培训。
二、注重操作技能培训的系统性、阶段性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高低是决定其日后进入临床工作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院高度重视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的系统性,将技能培训贯穿于系统见习及生产实习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八年制医学生的教学特点,将所要求的每一项操作技能培训分为理论学习、模拟操作、见习观摩及床旁操作四个阶段,阶段性地将临床操作技能内容在见习及实习期间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学习是八年制医学生进行每一项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的第一步,我们通过小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每项操作的目的。例如在骨穿操作前让每组学生相互讨论一下自己接触过的哪些疾病需要进行骨穿检查,骨髓标本可以送检哪些检查项目,通过骨髓涂片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等。然后,由带教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总结出骨穿检查的适应征。在了解某项操作适应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既往书本学习知识讨论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该操作。同样,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及补充,并总结该项操作的禁忌症。我们通过小讨论的方式活跃了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并加深了他们对于操作临床意义的理解。在八年制医学生理论学习结束进入模拟操作前需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要求他们严格掌握各项操作的适应证及禁忌症,只有理论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步培训。
随着医患关系的转变,患儿家长的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可供教师进行临床示教的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通过培训掌握扎实的儿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是每个八年制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院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并完善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基本能真实模拟医院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模拟教学给广大八年制医学生提供练习临床操作的平台。。在模拟操作阶段,我们首先根据我院儿科临床操作技能教学目标及大纲制定临床操作指南,然后将学生以3人分为d组,每名教lJ市指导3个小组的模式进行教学。儿科操作技能培训时我们先由带教老师以示范的方式教授规范操作过程,并强调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注重无菌及爱伤观念。然后让学生在各种教具模型上自己反复实践,熟悉并掌握每项操作的基本步骤和过程。接下来组内学生进行合作,组间学生则互评,分别指出对方组成员操作过程中的失误点,并对其无菌及爱伤观念进行评判。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并再次向学生强调不能仅注重操作结果而忽略无菌爱伤观念。在模拟操作阶段我们通过组内合作以及组间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模拟操作熟练后我们即安排八年制学生进入临床见习观摩除新生儿窒息复苏外的其他操作,如骨穿、腰穿、头皮静脉穿刺、鼻胃插管术、奶粉配制等的实际过程,增加他们的直观感受,并比较模拟操作与真实操作之间的异同。见习观摩每项操作后带教老师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见习过程写出观后感并上交,这样老师就可更深人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见习方案。如某位学生在见习腰穿后反映自己在患儿体位摆放及腰穿穿刺点定位还不是很清楚,则在下次腰穿见习观摩时让其协助医生对患儿进行体位摆放,并在临床医师穿刺点定位前让其模拟定位,然后临床医师再进行定位并比较两次定位点差别,同时分析原因并讲解定位关键事项等。
八年制医学生在见习观摩基础上则可进入床旁操作阶段,根据教学大纲我们将其分为系统见习及生产实习两个部分。系统见习阶段要求进行的床旁操作仅有婴儿喂养(包括奶方计算及配制)、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结果判读。而生产实习阶段则在系统见习要求基础上增加腰椎穿刺、骨髓穿刺、鼻胃插管术等床旁操作。八年制医学生于生长发育门诊见习及实习期间经家长知情同意,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可进行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测量,然后根据相关表格或曲线判读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而在生产实习阶段带教老师则多创造临床机会让学生床旁操作,如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等,或仅做准备工作、穿刺点定位及消毒铺巾。经过床旁操作让八年制医学生真正体会实际操作过程,将既往理论学习及假想体验转化为真实直观地感受,从而大大增加其临床信心及兴趣。
三、操作过程中医患沟通技巧培训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对八年制医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决定其进入临床后能否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的关键因素。操作过程临床沟通技能培养主要包括病情告知、向患儿家长解释相关操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操作时与患儿的交流及与同事之间的分工合作。因此,在操作技能教学中开设临床交流技能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八年制医学生与患者、同事之间有效的交流能力。该方面技能培训我们通过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过程中的情景模拟环节,使学生熟悉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如何面对不同性格的家长和患儿,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患儿的配合,从而使医学生受到的教学情景更接近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
四、积极探索新型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体系
OSCE是一种以客观方式评估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可以保障标准化的考核环境、提供难易程度相近的病例、尽量减少主考官的可变性因素等。对八年制学生的阶段考核采用OSCE,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我院自2004年始,将OSCE评价体系应用到八年制医学生儿科技能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OSCE毕竟是模拟情景下考核,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真实能力。因此,我们将八年制医学生儿科操作技能考核体系分为系统见习及生产实习两部分。见习阶段我们单纯采用OSCE考核体系,通过在教学模具上模拟操作进行考核,同时通过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实习阶段则在OSCE考核基础上加入了真实病例考核部分。在八年制学生于儿科实习阶段由带教老师于现住院病人中选取需要进行相关操作的病例,首先让学生详细了解患儿的病情,然后在带教老师带领下让学生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向家长交代患儿病情及相关检查的必要性,同时签署相关操作知情同意书。经家长知情同意后可由学生独立操作或协助带教老师进行相关操作。最后,由带教老师对学生处理病人过程从临床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给出综合评分。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高超的I临床技能、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国际性人才。通过上述儿科临床操作技能培训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操作能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外,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儿科临床技能和实践水平,为我们临床培养更多全方位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