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哲学素养教育

医学生 医学动态评论4,399 views字数 3118阅读10分23秒阅读模式

现代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追求和价值原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教育界提出的历史性任务。而哲学素养的深厚与否直接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大小,哲学思想在创新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无数的医学科学研究史证实,医学史上许多具有重大贡献的大医学家都很重视将哲学方法运用到医学研究当中,哈维发现血液循环,马歇尔和沃伦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均是在质疑传统理论的哲学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获得的;科拉娜对遗传密码的研究,默里和托马斯对器官、骨髓移植 的开创性工作,是运用哲学辩证法进行的医学创新。仅1958-1990年诺贝尔医学奖,就有16项之多是运用哲学演绎推理提出假说而获得的,如1987年获得者利根川进关于抗体遗传的研究,1988年获奖者布莱克关于B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无不闪耀着哲学演绎法的光芒。

时至今日,哲学思维仍然是任何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这是哲学的跨学科本性决定的。可见,在医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加强哲学思想的培养与训练,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活跃、更加完善和富有新意,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如何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医学生的哲学素养,我们做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如下。

1哲学批判(质疑)的思维方法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GMER)田,明确提出“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可见培养医学生哲学批判思维的重要性。目前,在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权威束缚,唯书、唯师,从不怀疑权威;二是受传统思维束缚,循规蹈矩,满足于接受与背诵现成的结论。这些现象说明医学生的哲学素养欠缺,极大地限制着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新思维源于问题,问题意识始于批判。批判精神不仅是哲学的本质,而且是创新思维的前提。针对学生迷信权威的现象,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尊重学生、包容个性、宽容失败的学习环境,主张教师是对话者和理解者,以角色互换来“移情”和理解学生,从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减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的外部压力。在医学课程教学中,将医学知识与创新思维小史料有机整合,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研讨,或分组讨论、集中讨论,或专题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太顾忌自己的观点是否与教材上的观点、教师的看法有分歧,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提出质疑,不断问“为什么”,不断提出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

2运动发展的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生物的进化就是生命发展运动的具体表现。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样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生命都处在进化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超级细菌”并不可怕,它只是机体还没有产生与之抗衡物质的静止的特殊状态,因为生物之间是彼此协同进化的。所以,人类也不可能研制出能够杀灭所有病原体的药物。疾病是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如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分为4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每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又如乳腺癌患者早期在乳房部位出现小肿块,如果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到了晚期,就会通过淋巴道转移,导致全身扩散,危及生命。再如,通过病理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所见到的病变,只是疾病的某一阶段,并非它的全貌。因此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从静态角度认识疾病现在的表现,从动态角度认识疾病可能发展的结果,掌握疾病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对指导临床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3普遍联系的思维方法

普遍联系不仅是哲学观点,而且是创新思维的构建基点。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正是依赖学科之间研究思路的相互启发与研究视角的相互补充。科学创新实践表明,创新者都善于在事物之间发现和建立联系,并对它们进行独特的组合。1956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维尔纳·福斯曼创造发明心导管技术,随后,他又将心导管技术与刚起步的x光造影技术联系,开辟了心脏介入诊断学。迄今,心脏介入诊断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仍得益于外科学、内科学、影像学和材料工艺学之间的发展和联系。每项重大科学突破无不是自觉或不自觉的辩证思维的结果。例如,运动疗法学是以运动学、运动疗法技术学、康复评定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为基础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教学中,我们通过编制病例,分析阐明运动疗法与药物的关系、运动疗法与理疗的关系、运动疗法与手术的关系、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的关系、运动疗法与患者心理的关系、运动疗法与传统疗法的关系,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关系才会自觉地加以运用,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总之,我们要运用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组织教学,运用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和训练学生在事物之间发现联系,从普遍联系现象中思考问题。

4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没有有关的物体的量的改变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口】。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当病变处于量变时,似乎对机体没有任何影响,当它发展到质变时,则对机体带来致命的危害。如摄入胆固醇过高时,则形成高脂血症,可导致冠心病发生。又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重度时,则视之为癌前病变,可能发展成胃癌。在医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量变、质变规律来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对疾病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尽量将疾病控制在量变过程,防患于未然。

5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局部是组成有机体的各个要素,整体是各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人体是一个由各个系统和器官构成的完整统一体。所以,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的病变常影响全身,而全身的改变,也可影响局部的变化,如肺结核病的病变虽然在肺,一方面,表现为咳嗽、咳痰伴咳血,但同时它会引起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和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另一方面,全身状态又影响着肺部病变的发展方向,当全身抵抗力增强时,肺结核病变则可逐渐缩小直到痊愈;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肺结核病变可进一步发展,甚至扩散到全身,形成新的病灶。因此,在教学中,要树立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切不可只顾局部,忽视全身;或只重视全身而忽视局部。

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与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起主导、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治疗疾病时,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适当处理各种次要矛盾。疾病过程总的性质不变,但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表现为不同的阶段或分期,从而处理的中心环节也不同。在不同的环节必须掌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及时抓住主要矛盾,达到治疗目的。例如,我们在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教学中,一方面肯定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代谢,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合并症;另一方面强调运动治疗也存在潜在危险,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如果运动前血糖水平低。而运动时间恰好在降糖药物作用的高峰期,运动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可以引起运动性低血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矛盾的观点分析运动疗法的两重性,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综合考虑运动治疗的方式、强度、时间和时机,以防发生意外。

总之,在医学教学中,运用辩证思维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教学,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地加以运用,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哲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10月 2, 2013 08:30: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774.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