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生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医学生 医学动态评论4,763 views字数 4371阅读14分34秒阅读模式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呈爆炸性的飞速发展,其广度和深度的无限扩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知识的采集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医学科学是当代发展最快的代表性学科,从宏观到微观,知识的不问断更新,使人们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几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知识容量的极速扩大,以及知识中所蕴含的技术含量大幅提升,又给医学学习者的教育和培养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且具有高度专业化和高度知识化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摆在当代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议题。

1打破传统的分割课程模式,建立新的有机课程体系

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的设定,我们国家的医学课程安排无一例外地沿袭着数十年来的模式,总体概括起来包括3个阶段,既基础医学学习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第一阶段;临床医学学习如:内科学、外科学、检验学、放射学等第二阶段学习;临床实践学习如:见习、实习等第三阶段学习。这样的课程系统几十年来为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医学人才,其功绩不可磨灭。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安排存在着很多不可逾越的弊端,客观地割裂了医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联系,不符合医学的自然发生发展规律。人体的功能和疾病本身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如神经系统支配着内分泌、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些系统又反作用影响神经系统;又如糖尿病本身是内分泌疾病,但是长期高血糖导致整个循环系统血管普遍硬化,而脑血管硬化又导致神经系统的脑供血不足等。另一方面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包含了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也包含了生理与病理的交互作用。任何机械和孤立地看待某种疾病的做法都是不可行的,而我们的课程体系安排,恰恰会让学习者形成机械和孤立的思维。由于学习解剖时就单纯地记忆思考结构的特点,不知也无暇拓展相关的功能及病理知识;在学习临床课程时又往往脱离解剖与病理,侧重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因此这种单线式的学习方式,必然是造就医师单线看待疾病单线思考问题的必然结果。要解决这种天生不足的教育方式,就要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从新编排课程内容,以疾病为中心向外辐射其相关的结构、功能及病理生理,使基础与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疾病为轴心的系统知识。但这看似简单变化,其实需要巨大的勇气才能够推动,因为它将是一项宏大而又艰难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课程内容的重新编排,也涉及到教学计划中教学实施的每一环节和步骤的重新安排,还有教职人员的培训及筛选,对主管教学部门的人员以及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

2 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生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重知轻人,割裂了知识与个体的关系,教学活动也侧重知识的讲授和倾听,教学的目的更加偏重于培养智力。特别是经过最近20年来大量专业知识的技术转化,社会商业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使教学和许多事情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急功近利、速成等实用主义影响,使教学指向更倾向于强调发展智力,而不是育人。这种重知重智的教学优点是:严肃、理性、逻辑性强、知识量大。缺点是:机械、刻板、感性不足、缺少质量。学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欲望,成了一架学习的机器。死记硬背,咬文嚼字成了学习中的最大特点。教育学家指出:人脑不能简单地成为信息处理器,人的知、情、意具有统一性,教学活动要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应激发人的潜能,促进认知与情感、意志的统一发展。根据这种理念,以往的填鸭式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明显不能符合这一要求。

为适应课程体系的改变,医学的教学模式也要彻底改变。医学的自然发展规律是:从实践中来,建立理论,指导实践。而我们的医学教育体系下的医学生,只能从对医学毫无所知的状态下,直接进入到复杂而又枯燥的理论学习。没有感性认识,面对晦涩难懂的词汇,只能靠大量的学习、复习记住所学内容,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事倍功半。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后,由于距多种理论学习时间过久,无法清晰准确地将具体疾病与基础理论串联成一体。这种脱节虽成医学教育的顽疾,但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在其框架之下改变。俗话说:不破不立。破是为了立,破除旧的不适合医学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建立新的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上述课程体系的改变下,重新设计学生学习轨迹。新入校的医学生先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和见习,从临床实践中获得大量而宝贵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获得许多疑惑和问题。带着疑问再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时,将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此试行探索后,或将临床与基础学习完全进行融合,在本科医学生五年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安排多的临床实践,学生在临床问诊、观察体征、学习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必定对感兴趣的点或没见过的问题进行思索,从而产生自发学习的欲望,长期下去便形成了能力,在此期间同时进行各种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很容易将疾病与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记忆链条。这个过程符合从感性一理I生一感性的认知程序,是和医学发展的自然规律相吻合,也就是从临床实践中来,上升到医学理论,再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这种教学法与“问题定向教学法(Pr0b1embased1earning)”和“团队教学法(Teambased1earning)”有类似的地方,但又比“问题定向教学法”,“团队教学法”更开放、自主,学习的自由度更高,对学生能力锻炼的力度更大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员、病员、学员之间形成多方互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学知识,整个过程生动形象,教员在其中起辅导、启发、配合等多角色作用,真正达到学生动起来,教师导起来的教改设想。教员还将通过工作中亲身表现,言传身教,让学员学习到更广泛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作风和为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智力,也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3改变功利性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制度作为一种控制系统,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教育和医疗系统中,评价系统在人才培养和筛选中至关重要,各种类型的考试是这些评价系统中最常见也是唯一重要的手段,通过考试获得的分数直观地界定了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才干。事实上,以考试为衡量手段的评价体系,看似公允,却是极其缺乏科学性。多年来,我国承袭这种评价体系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机制,产生了无数个中规中矩的科技人员,但他们未创造出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我们的考试制度还不够有力吗?答案当然不是。纵观世界,我国的考试制度可谓独一无二,复杂而严格,在分数等同于能力的指导下,学生无不努力地苦读强记,以图获得高分,然而许许多多的高分数,并没有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出色地表现。这种事实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行的人才评价制度不仅不能培养和筛选到真正的人才,反而会阻碍人才的培养和筛选。刚性的考核条件,尽管给考核者提供了简单、方便的评价标准,但是却缺少智慧,缺少科学,也缺乏全面综合地评价复杂社会中复杂个体的社会能力。

设立新的评价机制,无疑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唯一方法。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吻合,废除原有的考试制度,根据对临床实践中整合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总体观察作为评价依据,以达到被教育者受到教育为目的,从而实现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终极目标。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重个人各种能力,考核形式应不拘一格,考核内容应体现多元化,不仅注重知识的继承,更要看重在实践中利用专业知识如何应对切实问题,不再简单地实行一刀切,以及机械地评断。尊重个性化学习和能力发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学习者提供科学而自由的学习氛围。连续十年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哈佛大学,对待学生考评的理念与我们有很大差别,他们非常注重考生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不把死记硬背作为人才考评的主要标准。长期以来秉承先进、务实的教育理念,哈佛大学培养了众多的科学精英,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大学。对此,我们应该深刻细致的分析,找出差距,改革落后的思想和体制,寻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能够真正适于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之路。

4 打破校园围栏,建立终身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当代知识、技术呈爆炸性发展,知识更新更是以加速度方式变化,新发现到实际应用的时间从原来的几十年缩短为5年甚至更短。换句话说就是知识老化更新周期缩短为现在的5年左右。义据统计调查表明,在校医学生所学的知识毕业后能够应用于工作上的不超过,享用一生的仅有10左右,更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在工作以后获取和提高。

因此,教学目的必须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方向发展,教育观念必须从完成各种阶段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为主的方向发展。否则我们培养的未来医学从业者将很难跟上医学科学发展速度。香港中文大学著名学者刘允怡教授曾说:“使用已淘汰的知识给病人治疗,损害病人健康,这样的医生属于低劣的医生”。说明了知识更新对于医学从业者的重要,对于一位医师来讲无论你从事何种专业,无论你愿意与否,都必须树立终身教育和学习的观念,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推动终身化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实行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考评系统的改革,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只注重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自我学习,促使学生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习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不是传授,而是启发、激励”;“一个优秀的老师不是给学生奉献真理,而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好的教育者应擅长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为今后进一步实施终生教育打下基础。

教学技术的现代化给终身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多媒体的发展、各种信息存储介质的涌现、网络信息的实时更新,使医学从业人员获得教育的手段多样、快捷。医学院可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课程、电子图书馆等公益性教育平台,可使医学教育冲破大学校园的围栏,并长期活跃地存在。

医学的基础源于生命科学,在生命科学的领地上还有很多神秘的地方人类未曾到过,因此对于医学的认识我们可能更是知之甚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医学人才,不仅要注重今后的临床工作,还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尽早使医学生接触科学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美国一些医学院校的招生条件之一就是,有科学研究经历。因此很多的中学生在假期里到大学的实验室,参加科学实验,体验科学研究历程,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研兴趣。我国缺少类似的传统,但是可通过医学生步人校园后早期的科研培训达到此目的,医学生在人校以后即可申请参与各种兴趣专业的课题研究,或对感兴趣的问题设置课题,由医学院提供实验场地和研究资金,目的仅为锤炼科学素质,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深化和探索适应于社会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改变旧观念、旧习惯,打破不适应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体制、传统,是当前所有教育者肩负的艰巨使命。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10月 5, 2013 07:30: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791.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