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训是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主要步骤,也是由医学生过渡到住院医师的必经之路。因此,在临床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多数医学院校临床技能考核和培训的方法缺乏或落后于某些先进国家,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因有幸参加2010年及2011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培训工作,对工作中感受到的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初步总结如下,并提出医学生、带教老师等各环节如何提高教学水平的建议。
1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医学生方面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存在人均可享用医疗资源不充足等情况,学生也有不积极情绪,医患关系紧张,家属不愿配合进行重复的临床检查等原因最终导致供医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各教学医院、带教科室、带教老师之间又存在很大差距,使医学生得到的培训机会差距很大。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过培训或条件有限没机会做某些操作,在比赛时更不能顺利完成。例如,在按要求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有的学生右手持喉镜,或者根本不会连接喉镜镜柄和镜片,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没有练习过如何使用喉镜。
1.2带教老师方面
各带教老师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带教老师因为医疗任务繁重,准备不足,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致,甚至有些培训不规范,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学习、培训效果。例如在查心脏杂音的考试中,有一名学生往返三次才把考核内容凑全,说明平时带教老师有可能示教不到位,有可能只是说说,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当时可能学生记住了该按什么顺序把内容完成,没有反复练习,一遇到考试就全忘了。考试中还发现有的学生为患儿进行胫骨穿刺时进针很深,特意朝向膝关节方向进针,说“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这种操作错误在考试中可能只是扣分,但在临床工作中就是延迟对患者的救治或错误的操作,可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一定要引起重视。
1.3培训设施及考核方法方面
各院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不等,没有统一的配备,教具不同,条件好的教学医院早已建立培训中心,条件差的医院教学模具很少,场地也得不到保障,差距极大。另外,各院之间采用的考核方法也不同,仍在不断探索中。
2 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2.1医学生方面
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改变重视书本知识和笔试而轻视操作技能的状况,要学生认识到技能培训是一个实践、渐进、积累的过程,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最终受益的是患者和操作者。这一过程是不可能单纯从书本中得到的经验和体会。
2.2带教老师方面
师资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根本保证,带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临床技能的直接传授者,其教学态度、医疗水平及带教方法都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
2.2.1主导作用
带教老师应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调动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选用合适的模拟人和模型,注意临床操作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应用标准的操作程序统一学生的操作动作,使学生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充分注意学生的意见,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1)”、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思考。
2.2.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不仅需培训每名学生单独操作能力,更要教会学生互相配合,协调工作,这对今后的临床工作也是有益的。
2.3教学设备方面
充分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利用医学模型器材进行练习。患者越来越关注个人隐私,维权意识提高,可以拒绝医学生的操作,因此临床真实患者很难得,学生技能操作受到限制,现在已有很多院校开展了医学模拟教学,有些医学院校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先后投资建设了先进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购进先进的临床教学模拟设备,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有效地保证了技能训练及考核的开展和实施,临床技能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模型已被视为引领医学实践摆脱医学教育困境的有效手段。
对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创性操作的模型或高级模拟人具有高度仿真效果,允许学生犯错误(不会直接对患者造成损伤),具有可重复性,并且允许每一名学生进行多次操作,使医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胸穿、腹穿、腰穿等诊疗技术,在避免医患纠纷风险的同时提高临床操作能力,为以后用于患者做好准备。但这种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必须熟悉临床工作,并熟练操作各种模型设备和仪器,还要利用模型设置不同场景,吸引学生进行分析和操作练习,根据学生的操作做出评论,使学生能按照正确的手法进行操作并记忆深刻。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模拟临床情境,促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同时各种模型、模拟教学设备为医学生创造了实践操作机会,其直观、清晰、可多次重复的特点显示了在教学上的优越性。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在课前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除了动手能力的培训外还要有一定的沟通、协作能力。从而有效地弥补了教学资源不足,解决了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也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为其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2.4考核方法
临床技能考核是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专业态度、处理临床问题的全面评定。目前考核方法多样,各地、各校应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己的考核项目,但对学生一定要公平、公正,并逐渐完善。
3 如何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3.1仔细审题
比赛时学生都很紧张,容易“想当然”或出错。比如,明明是要求对患者做左侧胸腔穿刺,学生却在叩诊后在模具的右侧胸腔进行穿刺,若是患者岂不又是一起官司?又如,题目写明已经消毒,铺巾,要求直接进行无菌操作,模型也是已经铺好手术洞巾,学生却不带手套,直接用手去触摸伤口。由于审题不认真,会引导至错误的方向,也就不可能得到好成绩,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若不能明确操作目的、目标,也会给患者带来伤害,是要绝对小心避免的。
3.2强化无菌概念
有的学生在做腹腔穿刺术时从始至终都没有铺洞巾,并且没有任何不自然的表情,辅助的同学也不觉得有问题。再如,拔除胸腔引流管时,不带手套,直接下手去储物槽里抓出弯盘,将方纱放在桌子上,拔出管时用手去桌子上抓了方纱就按到伤口上。还有,洞巾滑落在地上后,捡起来就接着操作而不是更换新的洞巾等。
3.3时间紧迫感
比赛比日常工作中的时间观念要求更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有的操作并不是从准备工作开始考试,一定要审题并且按照比赛规定,尽快完成相应的处理,不能花费很长时间在消毒上,后面的穿刺还没做就没有时间了。或者在中间环节费了好长时间,后面的考试内容根本没有机会。
3.4尊重患者、爱伤观念
学生经常不能把模具当做真实患者,总觉得是假的,所以体现不出对患者的关爱,比如听心音之前不用手加热听诊器,听完就去记录,而“患者”却敞胸露怀。
3.5应变能力
表面上看是时间不够用,暴露出来的问题仍是操作不够熟练,总是不成功,又不想放弃,结果是越紧张越不容易成功,时间越来越紧张,心情更紧张,成了恶性循环。碰到没见过的模具就慌了,考场里用的操作用具和平时用的不一样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不能从考场的器具中找到合适的替代物,不能顺利进行操作。
总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已经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共识,不能让学生“高分低能”。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要途径,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切实重视和加强临床技能培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具有过硬实践本领的医学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