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重要的观察指标,其随访与监测必不可少,在慢性气道疾病的管理中显得尤其重要,但在目前的医疗模式与环境下进行肺功能随访监测却面临诸多困难。作为信息产业的新浪潮,物联网近几年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逐渐起步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物联网医学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为肺功能的随访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肺功能随访监测的意义与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给全世界人群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负担。
阻塞性肺疾病负担(BOLD)项目在全球多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吸烟人群中COPD患病率达3%~11%,对于吸烟、男性等群体来说患病率甚至更高。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提示,哮喘患者已达3亿。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每年因哮喘而损失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达1500万,占全世界总疾病负担的1%。
肺功能作为一种成熟的辅助检查措施,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功能障碍的类型与程度,判断损害是否可逆。作为COPD、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客观且重复性好的功能评价手段,肺功能不仅为疾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所必须,且在疾病长期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COPD全球创议(GOLD)推荐稳定期COPD患者每年至少随访一次肺功能。众多大型研究表明,对有呼吸系统症状及高危因素者肺功能检查也可有效降低目前COPD的另一难题——诊断不足。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通常建议每3~6个月应随访一次肺功能。可以说,肺功能的监测不仅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估,更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个人与整个社会的疾病负担。
但是,目前肺功能随访监测存在诸多困难,让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缺乏仪器与技术支持;老龄化社会使得就医不便的问题凸显;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多,潜在易患人群基数大,负担严重;人口迁移和流动频繁,就医地点不固定;肺功能操作、评价的标准不一致;医疗信息电子化、个体化尚未全面应用;肺功能监测具有时效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联网医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物联网医学基础之上,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建立了首个“云加端物联网医学睡眠实验室”,对物联网医学在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
研究者将肺功能监测与物联网结合,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进行患者标记,建立个人电子病历档案并进行个体化的定期随访和监测。无线传感技术和广泛的网络覆盖可远程、实时监测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这有利于:①实现患者个体与医疗机构或医师的直接对话,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随访监测与紧急救治,实现全程、及时、有效的疾病管理;②简化患者就医过程,降低医疗机构负担;③均衡医疗资源,实现对偏远地区患者的有效诊疗和随访监护;④医疗信息电子化,使医师在获得实时肺功能数据的同时也可获得患者的既往病史和检查记录,推断患者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进行综合且个体化的干预;⑤节省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转诊时的额外检查费用与时间;⑥为卫生管理者提供健康档案实时的动态数据,为人群肺功能流行病学调查带来极大的便利。
目前物联网与物联网医学还在探索之中,尚无大规模实际应用案例。而对于远程肺功能监测,西方一些国家曾先后借助电话、互联网、手机蓝牙等传输渠道,进行如便携式肺功能仪器和监测系统的研发等。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这些手段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接受度,能为COPD、哮喘、囊性纤维化(CF)等患者的管理提供很大的帮助,但因研究质量、实时信息技术、仪器终端等多种因素所限并未使其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相信物联网这一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使肺功能的随访与监测变得更为全面、便捷、及时、效果明确。近来,基于物联网技术体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成功研制出基于手机的无线传感肺功能仪,使得物联网医学模式下的肺功能随访监测逐步迈向现实(图)。
展望
物联网的发展尚处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对于物联网医学、物联网下的肺功能监测来说,除了建立相应平台和体系外,更需考虑以下问题:安全与患者隐私;用户端的操作标准;传感设备的管理标准;成本—效益等。
在传统医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患者疾病随访管理要求的今天,相信借助物联网医学、物联网背景下肺功能随访与监测的发展,一定能够真正做到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有效管理,达到疾病早诊断、早干预、个体化诊疗、省资源的目标,使患者健康水平更高,生活质量更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