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8岁,因双下肢色素沉着、溃疡、遇冷疼痛入院。伴有消瘦、肌力下降。曾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活血化瘀药治疗无效。无糖尿病、脉管炎病史。
患者白细胞8.1×109/L,血红蛋白87g/L,PLT201×109/L;总胆红素18μmol/L,白蛋白35g/L,球蛋白34g/L,尿蛋白+。CT示肝大、脾正常。住院期间,因贫血复查血常规,PLT陡升至2120×109/L,同一标本多次复查波动在2120~2540×109/L之间。此后多次复查血小板均波动在158~2600×109/L。后来发现,采血立即检查,则血小板正常,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查则呈十几倍增多。涂片镜检:有大量的红细胞碎片。免疫球蛋白检查:IgM29.9g/L,蛋白电泳IgM-κ阳性。颅骨X线片未见明显的骨骼破坏,胸部CT:肋骨、胸椎正常。骨髓穿刺:粒系、红系正常,淋巴细胞比值增高占57%,淋巴样浆细胞占12%。诊断: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体会:患者在入院后血小板计数急剧变化,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惑。究其原因是,该患者血液中存在冷球蛋白或冷凝素,当抽取标本后放置于室温下,特别是气温低或有空调的房间内,冷球蛋白或冷凝素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在补体的作用下发生溶血,此时检查血细胞计数仪会将破碎的红细胞碎片误认为血小板,出现非常大的误差。外周血涂片镜检可有效将破碎的红细胞碎片与血小板区别开。要想准确测得血小板计数,需抽取血液标本在保温的情况下立即检测。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崔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