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时:病人在科室间折返跑
一位教授突感头晕目眩、嘴歪眼斜,在外院先后看了神经内科、五官科、心内科等科室,采用活血、降压、输液等治疗,但病情仍不断加重,后辗转送至我院才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虽经全力施救,仍留下失语和单侧肢体偏瘫后遗症。
对于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大脑,但因缺乏针对性强的规范化流程,未设立专门学科,在多学科诊治过程中难以争分夺秒等原因,脑卒中救治的效率一直不高。我院在领导的积极推动下,通过实质性学科资源整合,首创以神经内、外科为核心的脑血管病中心模式,明显缩短了抢救时间,把科室间折返跑的无奈更新为一站式并联服务的高效。
现在时:享受一站式并联服务
一位家住上海远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送到医院时,右侧肢体完全偏瘫3个多小时(最佳抢救时间窗是发病后4.5~6小时)。笔者与溶栓手术组、麻醉组成员已等待多时。患者就诊10分钟,已完成头颅CT检查及相关血液学检查,而这原本需要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检验科分步完成;就诊28分钟,急诊小组确定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并立即执行;就诊40分钟,溶栓药物已使用近2/3,但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笔者决定改为动脉介入干预;就诊90分钟,洪波教授采用微创介入技术,从患者颅内堵塞的血管中取出一枚暗红色血栓,大脑血流立刻恢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从接诊到打通堵塞的大脑血管仅用了90分钟,低于国际150分钟的平均水平。
脑卒中救治的头号公敌是稍纵即逝的抢救时间窗。就流程而言,一般患者通常要经历挂号初诊、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内科用药、多学科会诊、外科手术等7~9个繁琐程序,而每一步都牵涉等待就诊—交费—检查—结果—再就诊的循环,不仅难找继续问诊的“下家”,而且耗费了宝贵时间。我院在多次探讨与论证中达成共识:要彻底打破这套看似规范、实则不畅的就医程序,一切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治疗疾病为纽带,开创一个全新的诊疗模式。院领导很快下重锤打破固有的学科格局,从各学科抽调精干力量建立起全新的学科——脑血管病中心;在人员和行政上进行了科学架构重组;实行独立的学科管理、经济核算、绩效分配和质量控制。
一系列创新机制的运行,使得这个新生体活力四射。现中心门诊量约5500人/月,急诊量约1200人/月,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手术率5%,治愈率高达90%以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手术率可达95%,Door To Needle Time(从接诊到溶栓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12分钟缩短到目前平均48分钟。
多学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核心
现在,来自神经内科和外科、影像科、超声科、血管外科等12个科室的61名医生混编组成专业诊疗队伍,分设5个抢救小组,都能独当一面。专业化协同化的团队确保了诊疗流程的顺畅:从就诊到静脉溶栓治疗的救治时间(DNT)平均为48分钟,多模式的血管再通治疗使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达90%,不仅远高于30%~40%的全国平均水平,也超越了美国60%~80%的水平。
脑血管病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就诊由串联模式转为并联模式,流程有效优化,时间大大节省。过去家属推着患者“各科室间飞奔”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站式”组合服务环环相扣。即患者进入绿色通道,脑血管病内外科专家当即到诊,医学影像系统同步传送,静脉溶栓—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环环相扣。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救治程序高效衔接,同步进行,没有浪费一点时间,只为给病人抢回弥足珍贵的救治“时间窗”。
除了在救治模式上的创新外,我们还在筛查、预防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打造全链条的三级预防体系,目前已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研究基地和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中心推出了高危筛查、急性卒中、动脉狭窄评估等多项检查套餐,开放24小时核磁及多模式CT评估,将脑卒中的研究攻关前移到预防层面:开设脑血管病筛查门诊,发现高风险人群,给予健康宣教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开设多学科脑血管病门诊,进行病因学检查,开展个性化治疗,所有病人数据实行统一化、路径化管理,对重点患者进行特别标识和定期回访,降低复发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