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宋斌在办公室身亡,遗书显示他可能患有抑郁症;5月4日,杭州《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徐行自杀离世,据称,徐行自杀前工作压力巨大,患抑郁症,长期失眠; 5月6日,湘乡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贺卫星上吊自杀,遗书提到“勤勤恳恳,一事无成,工作压力巨大”……近期多名媒体人的相继自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不少媒体人因为面临“抢新闻”、“抢独家”的压力,经常透支自己的身体,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兴趣减退, 精力不足,情绪低落,易怒,焦虑,失眠等。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最新《2014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媒体人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5小时,属于睡眠最差的人群。在6月20日由辉瑞中国举办的“阳光心灵”关爱健康大讲堂上,心理专家就媒体人的心理调适进行了科普讲座。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姚贵忠教授解释说,心理压力是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的不平衡。他认为,只要做到平衡内心,就不会感到有压力。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平衡?姚贵忠教授支招说,首先我们要内心强大。“所谓内心强大,就是我的情绪我自己做主,而不是其他的人或者事对我的情绪负责。”如果我们没办法做到内心强大,“就要学会自我调节,比如找支撑,其中,信仰就是一个人很好的支撑,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亲朋那里找支撑。”
姚贵忠教授表示,当我们学会调整自我的内心,使之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压力也就不存在了。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了一套“内心和谐三合一法”。即当我们遇到事情、感到压力的时候,学会问自己3个问题:我想要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如果我们对这3个问题的回答是一致的,内心就会和谐。很多人之所以会感到压力,是因为在这三者之间是拧巴的,觉得我想做,却不管能不能做,而一定要玩命地去做,做完了后对自己不满意,所以就出现内心的不平衡。“其实,我们能做的选择只有3个:第一是改变,用你的能力去努力改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第二个选择就是接受,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接受、悦纳。第三个选择那就是离开,离开了,事情就与你无关,压力也就不存在了。”
很多人经常会因为手头事多、工作忙乱而焦虑,为到底先做哪件事而纠结。姚贵忠教授说,在这个时候,要学会问自己,目前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判断现在什么事最重要,然后专注地去做你认为最重要的事,对其他的事视而不见。有些人习惯把不重要的事情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却没做,然后自责、懊恼,导致内心始终不平衡。”
正是因为面对压力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很多人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对此,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表示:“抑郁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作为媒体人,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如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头疼等症状,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时,则应积极就医。”
杨甫德教授介绍说,目前,抑郁焦虑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使用抗抑郁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针对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排斥药物或不遵医嘱规范用药的现象,杨甫德教授表示:“抑郁焦虑对身心造成的痛苦和对工作、生活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在药物治疗时,应严格按照指南规范使用抗抑郁剂,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方便停药的药物,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等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 由于抑郁症及焦虑症容易复发,杨甫德教授强调:“应服用足够疗程的抗抑郁剂,以防再次发作。治疗期间,病人不能觉得症状缓解了就擅自停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