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医患冲突愈演愈烈。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仅2013年10月,全国就发生多起患者伤医事件:上海某医院,多名患者家属打砸;广州某医院,一名医生被患者家属围殴;浙江某医院,一名医生被刺身亡、两名医生受伤……[1]医患纠纷酿成的恶性案件让舆论震惊,而医疗过程中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生发生口角、肢体冲突更是不胜枚举。医患关系持续恶化,医生普遍感到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网上更流传着医生头戴钢盔上班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是什么使得医生这个本该让人尊敬的职业变成了高危职业?岌岌可危的医患关系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解决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势在必行。
1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1.1 医务人员法律素质不高 法律素质由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四个环节共同构成。[2]医务人员不仅仅要掌握与执业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能够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能够充分尊重患者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能够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目前医务人员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了解医疗卫生法律条文等法律知识的层面,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却不具备法律思维,对法律不够信任,不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矛盾和争议。例如面对医疗纠纷中的“医闹”问题,多数医生和医疗机构不主动依法维权,往往靠妥协、花钱来息事宁人;有的医生因为害怕纠纷,致使不敢做需要冒险的手术和治疗,最终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贻误了对患者的诊治。医务人员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不强、法律能力欠缺对医患关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了有些患者认为闹事有理,甚至纵容了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等不法行为,严重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恶化了医患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
1.2 医患双方沟通不畅 医患关系是医学行为中的一种非技术性关系,是医方与患方在共同的防病治病过程中所结成的医学伦理关系,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由于医疗行为专业性强,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在对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客观上患者处于弱势地位。[3]现在医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但却忽视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患者询问自己的病情时常常以“讲了你也不懂”来回应。就医患双方的关系来看,这种专业知识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患者知情权的缺失,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影响了医患沟通,助长了诚信危机,加剧了医患关系的裂痕。
1.3 现阶段医疗体制尚需完善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医疗体系和机制存在着弊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以药养医”、“以医院为中心”等制度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进一步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加之医务人员医风医德下降,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尤其是频频见诸报端的医疗事故事件,虽是偶发性的个案,有时却在媒体、网络、舆论传播中被放大,产生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负面效应。
2 提高医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恶化的原因有体制弊端、沟通不畅等多种因素,而医务人员法律素质不高是制约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医疗行为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精密性的综合活动,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医疗行为对每个人、每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法律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要求尊重人权、平等相待、透明公开、遵守规则、理性选择,这些与医学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一视同仁、精益求精的原则相一致。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进程中,随着法律制度、法律体系的日趋完善,法律对医务人员执业活动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以法律为武器为医学发展保驾护航,用法律调整和规范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和纠纷,不仅保护了医患双方的权利和利益,促进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而且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理顺医疗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减少隔阂,调解矛盾,使病人在和谐的医疗氛围中获得治疗。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每年都有大批的医学生走入医疗岗位第一线,因此在大学阶段努力提高医学生的法律素质,对于未来缓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发展进步至关重要。
过去,传统的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法律教育只是通过设置《法律基础》课程对法律知识作简单的原则性介绍。近年来,在全社会法制化进程的推动下,多数医学院校开设了《卫生法学》课程,对医务人员执业活动中涉及的医药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作了具体介绍,有利地促进了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对知识结构的完善。虽然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但由于学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制约,与繁多的医学专业课程相比,法律课在医学院校依然属于边缘课程,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对知识的学习多数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对法理知识的理解,更缺乏对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和法律能力的培养。[4]医学生在校期间法律教育的不足或缺失是目前医务人员法律素质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医学生的法律素质,不仅仅是强化对法律条文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形成法律信仰,使医学生在未来的执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权利,保护医患双方利益,最终重建和谐医患关系。
3 提高医学生法律素质的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医学院校应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医学生法律素质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法律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彻底改变法律课程边缘化的现状。在师资力量上可以加大对既懂医又懂法的复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改善法学专业教师不懂医学、医学专业教师不懂法律,不能很好地将法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现状。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由浅入深、分层次地进行。在大学伊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熟悉法学基本理论、基本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等基础知识,认识到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医务人员不仅仅要自觉主动地遵守法律,更要具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维护健康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大学二年级、三年级阶段设置《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等课程,熟悉掌握医药卫生方面的具体法律法规,学习医疗行为中可能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了解医患关系及医患的权利与义务;有法学院(系)的综合院校可以开设合适医学生的法律选修课如《医事法学》、《医事程序法学》、《法医学》等,丰富医学生的法律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激发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开设法律专题讲座,安排典型案例分析,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法律基本知识、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医学伦理知识的基础上,对临床上曾经发生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讲解,培养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5]
3.2 注重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精神 医学生对法律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法律条文众多,而且处于不断更新完善之中,因此培养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精神,比灌输法律条文更为重要。法律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公平正义体现在医疗行为中就是要尊重每一位患者,维护患者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恢复健康权等一切合法权益,无论出身、种族、贫富,一视同仁地平等对待。医学生只有树立了公平正义、尊重人权的法律精神以及尊崇法律、敬畏法律的法律意识,在日后的执业活动中才能将法律思维贯穿医疗行为全过程,才能自觉运用法律规范和调整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医患
纠纷。
3.3 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提升医学生法律素质
“知”的目的是“行”。医学生在临床实习及未来执业过程中应将所学的法律知识、潜移默化的法律意识应用于医学实践,以此检验并培养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在医疗过程中逐渐提升法律素质。医学生在实践中要正确认识医患双方的法律关系,恪守职业道德,以病人为中心,依法行医,规范行医,文明行医,自觉用法律保护患者和自身的权益。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知晓治疗方案,让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从而缓和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