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你真的了解吗?——读一位非医学教师的医学调查笔记

医学生 免疫学评论3,068 views字数 2968阅读9分53秒阅读模式

李飞:《好医生是怎样炼成的——一位医学院教师的调查笔记》,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

20190127草就

医学生你真的了解吗?——读一位非医学教师的医学调查笔记

人生很可怕的事情,可能是误入他人的专业。人文科学背景的教师如果进入医学院工作,又将如何融入其中呢?以自身所学,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这便是李飞作为一位人类学家的选择,这既是一种实际的选择,也还是一种学术问题意识的指引。本书构思发端于作者异常简单的理由:以专业的调查为基础,了解医学生,展现医学生。医学生的日常生活似乎很少被人知晓,医学生本身关心实验、临床甚于对自身的检视,哪怕有也没有精力或者机会向世人展示,而其他以医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可能更多地只是将这些学生视为调查数据,展现的更多的是作为学生群体的规律性表征,而不是医学生个体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因为重复显得似乎那么没有意义,甚至说没有价值去记录,对于医学生本身而言,就是觉得虽然每天很忙碌,但其实似乎不足为外人道。

而作者作为一位人类学家,可能是天生的学术敏锐,让她在3年的教学中,自觉地想去了解这群她的学生,可能只有对学情有所了解,更能有利于教学的科学施展。应该说这是一种人类学者的学术优势和习惯,因为作为历史学出身的我,同样承担《医学人文关怀》部分课程,却把关注点放在在我的教学研究中,而很少去了解讲台下的那些“医学生”。我的课堂教学也有三四年,但却一直没能发现这样一种学术关怀。作者试图通过各个主题的对话,来展现医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作者的人类学调查笔记中(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像流水账,是我日记一贯比较不习惯的记录方式),作者以人类学专业视角去“深度描写”医学生小群体,何以择医?何以求学?何以思想?何以生活?记录、描述、展现,试图通过打开这扇小窗,来透视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以此来还原社会环境与文化的模塑。

《健康报》的记者曾问作者,写这样一本书,您的期待是什么?作者回答:在3年的医学院一线教学工作中,我从多个角度关注了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写这样一本调查笔记,就是想通过丰富、鲜活的实例及调查材料,折射当代医学生的风采,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的立志与坚持、奋斗与拼搏、困惑与感动。这本调查笔记以医患之间的那些事为开篇,透过医学生的视角了解医疗环境,重点在于反思:无论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无论是实验室工作还是朝夕“住院”,他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当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时遭遇“文化震撼”时,什么力量能让他们选择坚守?这些未来的医生,今天还只是一群“菜鸟”,而明天,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和良心。我们要关注的是,他们如何打磨自己的心?又如何去医治他人的心?

2012年5月,作者与同事好友共同开展了针对医学生的主题访谈。她们邀请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生和临床八年制医学生进行了访谈。

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面对孤独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虽然会享受孤独,但还是渴望有同行者,特别在学习或工作中,我们想知道同龄人或者同类情况下,其他小伙伴是怎么想、怎么办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名人传记收到青睐的原因。我们很少能在纸上特别是正规出版物中,听到或者看到医学生的声音和故事。本书有太多这样的医学生故事,作者也并没有试图作理论上的建构和数据的分析,仅仅就是提供一个广而告之的“纪实平台”。可能作者的目的就是希望其他医学生能通过阅读本书,看到与他们相似的同龄人或者同业者,都是如何思考、如何抉择的。所以,我在阅读后就推荐给了曾经在我班上,现在转到临床医学的学生,因为是转专业,我害怕她独自面对学习上的困惑,更多地是脱离这个共同圈子,如果能有同行者分享成长的故事,可能从信心和方法上都会有一些帮助吧。来自医学生的心声,让读者能听到当下医学生的真实想法,“从医的信念我会坚持,但是,坚持归坚持,心情是不一样的。因为,谁都不想死。我既想为病人好好服务,但我也有自己的家人,我不能出事。看病的时候,会有戒心,一有戒心,服务肯定会打折扣。少说一句是一句。当人人都想着自保的时候,受害最多的是病人,你再也得不到优质的服务了。”“学医就是为了做医生,这些事情肯定有影响,但影响不了我从医。”“我们不能因为环境不好,就不做这一行了。”“大环境是这样,但你周围的小环境还是可以改善的。”

医学生的成长故事或者说养成教育,不仅仅能让后来的医学生有帮助,还可能让非医学的“社会患者”了解未曾想到的故事。诚如作者所言“人人都可能成为病人,但不是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医生。病人的感受容易获得,在我看来,医生的感受为外人所知不多。……在我看来,医学生的感受更加鲜为人知。”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成为病人的经历,故而我们太熟悉,要求医生人文关怀,强烈要求做一个好医生,因为我们站在病人的角度,比较清楚病人的不容易。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医护人员的机会,故而医护人员的不易、艰辛也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知晓的,所以才会出现那些“闹事”的病患和家属,比如书中医学生亲身经历的这些事:“我曾在医生办公室亲眼目睹我的同学被病人家属破口大骂,仅仅是因为家属和其他患者出现矛盾而大夫没有给他们调病房。我曾在和病人进行术前谈话时被家属拿MP3录音,并宣称如果今后出现什么意外,这就是法庭上的证据。我也曾在门诊时碰见过一些想加号,被拒绝后就以各种言辞表示不满并进行人身攻击的病人……”医患之间因为陌生而难以建立起坚固的信任,就会出现“囚徒困境”,也许理论上存在最佳的治疗方式,但因为不信任,最终选择了“防卫医疗”。类似的就是“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问题,真的需要全体人民的智慧。现在医学院对医学生加大了医学人文教育,与此同时,似乎整个社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如何对百姓进行“病患人文教育”,即文中提及的“让大家有个基本的就诊素养”,“患者的管理问题,就诊环境的改善问题,是有点难。毫无疑问,需要医院管理层面、社会各界以及患者多方共同努力。” 医学生的感受与共识是,“这些情况要跟家人朋友多讲一讲,因为他们可能从患者角度看得多一些。”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作为非医学背景的一位医学院教师,因为课程教学中会经常思考医患矛盾的责任问题,我总是主观地认为医患之间责任各半,从来不曾想过谁的责任更大,但书中作者的一个简单调查却让我意外。作者对这些医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在医学生眼中,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四个主要因素依次是:医生自身原因(38%)、患者原因(30%)、体制/大环境(21%)及媒体炒作(11%)。受访的医学生谈得最多的还是医生自身原因。道理很简单,现在的临床太多以上的态度会因为繁忙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温和和耐心。

作为读者的我,阅读此书后,更加对人类学产生兴趣。人类学就是要让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事情,对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重新的审视,所谓“变熟为生”,正如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一样,从中梳理文化的脉络,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文化意义。在生活中看似毫无疑问的“日常生活”可能需要一双人类学的眼睛来重新审视。

最后作者的梦想也是我在医学院从教的梦想:p169我是一名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我的梦想: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调查去细致刻画他们的学习、工作与与生活,让人们让全社会来了解并关注这个群体。

医学生,你真的了解了吗?

原文始发于:医学生你真的了解吗?——读一位非医学教师的医学调查笔记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1月 27, 2019 00:00: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5683.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