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医学生 内科学评论2,077 views字数 1705阅读5分41秒阅读模式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致病因索,吸烟的数量、种类和方式均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吸烟可引起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发生变化,导致气道损伤;吸烟是否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病还与人群的易感性有关,如与α1-抗胰蛋白酶、vito胶联蛋白、家族遗传倾向等均有关。气道COPD的发生除与累积吸烟量有关外,与吸烟方式有着更高的相关性。

  通过测定吸烟者呼出气中CO量以及血中尼古丁代谢产物替可宁来估计吸入肺内的烟雾量,并将其与肺功能损害作相关分析,发现吸烟对肺功能损害轻重主要决定于吸入肺内的烟雾量以及烟雾肺内的深度,并指出肺气肿的发生与肺泡大量接触烟雾有关,而痰咳症状的发生为烟雾微粒在气道沉积导致尼古丁大量吸入所致,故吸烟时将烟雾深吸入肺内者比将烟雾入口后即吐出者COPD的发生率高。另有人发现持续吸烟者、间歇戒烟者及戒烟成功者第Is用力呼气量每年下降程度依次减少,令人惊奇的是那些进行过几次戒烟尝试但未能坚持戒烟者与持续吸烟者相比,医学生学习网搜集整理前者肺功能损害减轻。戒烟能明显减低吸烟相关性癌症和COPD的发生率,减轻肺功能下降程度,提高运动耐受性。戒烟后第1年内肺功能受损速度能有明显减慢,以后逐年减慢,戒烟后COPD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延迟15~20年。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稀疏或脱落,发生运动障碍,微粒、尘埃和微生物易沉积于粘膜而导致损伤。

  吸烟还能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灭菌作用,降低局部抵抗力,引起气道炎症反应而造成气道损伤,形成COPD的病理过程。先前已有大量资料证实吸烟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泡巨噬细胞数目增多,代谢活性及溶酶体酶释放增加,吞噬作用减低,产生白介素-1能力减弱,从而使免疫反应抑制,而易遭致感染。90年代初有学者发现吸烟使BALF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改变,CD+4/CD+8明显降低,且CD+8的比例与吸烟时间长短呈正比;自然杀伤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在COPD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下列二种机制导致气道损伤:释放弹性蛋白酶导致肺实质结构破坏;释放氧自由基使α1-蛋白酶抑制剂氧化而失去活性。中性粒细胞可对某些蛋白质发生氧化调节作用,COPD病人中BALF的蛋氨酸-硫氧化物/蛋氨酸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与蛋氨酸受氧化物作用转变成蛋氨酸-硫氧化物有关,且Met-O/Met与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增高相一致,而与巨噬细胞无关。气流阻塞越严重,BALF的中性粒细胞数越高。Lams-Be对22例吸烟者术后肺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发现支气管粘膜下层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CD+8/CD+3升高,CD+4/CD+8下降。CD+8能产生白介素-8,而IL-8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故CD+8在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反致气道损伤中起了中介作用。吸烟导致了小气道粘膜下层的炎症细胞浸润,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加及纤维增生,从而增加了气道阻力。还有研究表明吸烟可导致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明显下降,使气道容易感染。不是所有吸烟者都发展成COPD,表明吸烟者自身因素与COPD的发生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人群的吸烟易感性。医学生学习网搜集整理白种人中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严重缺乏者易致COPD已被公认,而在亚洲人中早有α1-AT的先天缺乏,有人认为是吸烟所致的气道炎症释放的氧化物导致了α1-AT失活,也有人认为是烟雾中含有干扰弹性胰蛋白酶抑制物的成分而改变了α1-AT活性,从而对COPD的易感性增高。Sandford对266例吸烟者的肺切除标本根据术前FEV1及用力肺活量值分成COPD组和非COPD组,然后应用PCR技术分析发现COPD组α1-AT的Z等位基因呈杂合化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COPD组,故而推测α1-T的Z基因突变成杂合化状态的人对COPD的易感性增高,这可能与α1-AT活性改变有关,但这一研究结果尚未进一步证实。道人体内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对COPD的发生有保护作用。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鱼体内,主要是廿碳五烯酸、廿二碳六烯酸,能干预体内的炎症反应,其入量与EOPD发生的危险性是呈依赖性负相关。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7月 12, 2019 05:48: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5994.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