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良性病变不同部位粘膜肌形式改变

医学生 内科学评论2,090 views字数 1176阅读3分55秒阅读模式

  为了方便学员们了解最新的内科学常用的诊疗技术与常规,网校特搜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

  1.1材料  源于滨州医学院附属病理科和滨州地区人民医院病理科,胃良性病变47例均为胃大部切除标本,其中慢性消化性溃疡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胃息肉2例。

  1.2方法  标本均经100mL/L的福乐马林固定,参照文献方法取材,即沿胃小弯幽门切端至贲门切端全长取一长条并按顺序编号,胃窦大弯、体大弯、窦前后壁、体前后壁分别取材,病变处另取材,每例取材12~14块,常规处理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用CMIAS多功能真彩色图象分析系统对不同部位粘膜肌厚度作了测量,对粘膜肌相应部位的粘膜变重新作了观察分型,选择部分病例做了网状纤维和VG染色。另对5例早期胃癌标本也按上述取材方法做了多处取材,以观察其粘膜肌的改变,并与胃良性病变的粘膜肌改变作了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1胃粘膜肌形态改变的类型  根据我们对47例胃良性病变不同部位粘膜肌形态改变的观察,发现粘膜肌有以下三种改变:①炎性增厚:病变处增厚的粘膜肌为由炎性水肿和炎细胞浸润所致,医学生学习网搜集整理可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网状纤维和VG染色见平滑肌数量无明显改变,但由于水肿使肌束间隙加宽。②肌性增厚:增厚的粘膜肌主要构成于增生肥大约平滑肌纤维,网状纤维和VG染色仅见少量增生的网状纤维。③纤维性增厚:粘膜肌增厚主要由增生的纤维组织构成,网状纤维和VG染色可见增生的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穿插于平滑肌纤维之间,分割粘膜肌,使粘膜肌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并发生萎缩。

  2.2不同部位粘膜肌形态改变的比较。胃良性病变不同部位粘膜肌厚度测量结果比较

  2.3粘膜肌形态改变与粘膜病变的关系  胃粘膜的病变与粘膜肌的形态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即由于粘膜的病变才引起粘膜肌的形态改变,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时,尤其是在重度活动期间,粘膜肌多呈炎性增厚,而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则主要为肌性增厚,部分为炎性增厚,纤维性增厚多见于癌变的病变粘膜处以及慢性胃炎病史较长的胃窦部粘膜处。关于胃不同部位粘膜肌的形态改变及其改变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根据对本组病例的形态学观察结果,粘膜肌形态改变可分作三种类型:①炎性增厚。②肌性增厚。③纤维性增厚。医学生学习网搜集整理显示胃窦部粘膜肌明显较胃体区为厚,两者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胃粘膜的病变直接影响着粘膜肌的形态改变。在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时,粘膜肌多呈炎性增厚,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时,粘膜肌多呈肌性增厚纤维性增厚主要见于胃癌及胃炎病史较长的病例,尤其在胃窦部,应积极治疗粘膜的病变,粘膜肌增厚的意义可能有:①粘膜肌增厚即是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使得胃粘膜病变患者出现腹胀及消化不良等消化液缺乏的症状。②正常粘膜肌收缩功能的存在可能对癌细胞有机械性排斥作用。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7月 12, 2019 05:50: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6031.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