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热带病之一 ——疟疾
疟疾是疟原虫经蚊虫传播的一种反复周期性发作的寄生虫病,是我国流行的主要热带病之一。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4种,即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在我国,恶性疟、三日疟、间日疟和卵形疟均存在,且分布广泛。一般北纬32度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度~ 32度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度以南为高疟区。目前,我国的疟疾流行虽然在多数地区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云南、海南两省仍是我国疟疾的高传播地区,抗药性恶性疟仍在不断向其他省、市、自治区扩散,且每年都有局部暴发流行的报告。疟疾感染周期见上图。
在防治疟疾的药物研究方面,先后合成了氯胍、 氯喹等多种抗疟药物。上世纪70 年代,我国学者从传统中药菊科植物黄花蒿中首次提取出青蒿素,随后国内外学者又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衍生物、类似物,治疗抗氯喹恶性疟疗效显著。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如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技术建立了不同地理区域疟疾基因图谱的基线资料;第3代疟疾诊断试剂盒的研究以及疟疾疫苗的发展和研制等均取得很好的进展。但由于疟原虫型别复杂、容易变异,针对疟疾尚无有效疫苗面世,疟疾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病死率也逐年上升。
DNA免疫技术为疟疾疫苗的研制开拓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途径。自此项技术应用于疟疾核酸疫苗的研制后,在短短的几年间,已有多种DNA疫苗用于动物模型的研究,且可诱导出CD8+T细胞应答。研究表明,用二价DNA疫苗或多价疫苗,或多种单价疫苗联合免疫,有可能克服远交系动物因遗传背景而限制的免疫应答。尽管如此,在设计与构建能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核酸疫苗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从疟疾基因组计划可以获得许多基因的信息,并很快在DNA疫苗研制中得到应用。另外,应用基因技术可以从基因库中鉴定并筛选出可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也将有利于疟疾疫苗的研制。
热带医学是研究发生于或发现于热带地区的各种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如何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的科学。从地理上讲,热带包括赤道南北两侧23°27’ 围绕地球一周的地带,它包括了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和太平洋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居住于热带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大半。
广义的热带病(tropical diseases) 指主要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也可发生在其他地区),以及少量热带地区所特有的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各种病原生物如寄生虫、病毒、细菌、真菌及其他微生物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疾病。其中传染性强、患病人数多、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重的可称为传染病,某些特殊的感染,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罹患的感染又称为机会性感染,例如弓形虫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新型隐球菌病等。非传染病包括由某些热带区域特殊的物理现象所导致的物理性疾病。
狭义的热带病主要是指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世界卫生组织(WHO) 界定和推荐了8 种热带地区最为常见、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即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锥虫病、黑热病、麻风病、结核病和登革热,以及热带地区所特有的黄热病和埃博拉出血热。
现介绍几种热带病的防治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2010年传入我国的蚊媒病毒 感染 ——基孔肯雅热
病因、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基孔肯雅”是坦桑尼亚南部土语“Chi kungunya”的译音,意即身体弯曲形同折叠,是关节剧痛引起的,故该病可意译为“曲屈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四肢关节及脊椎剧痛和皮肤斑丘疹,且可有出血症状。该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流行状况
基孔肯雅热最早于1952年暴发于坦桑尼亚南部尼瓦拉州,之后在非洲、印度、东南亚和欧洲南部地区陆续发现。据WHO报告,近年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常发生基孔肯雅热的暴发和流行。
2006年,马尔代夫、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塞舌尔、法属留尼旺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均报告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其中,法属留尼旺岛的发病例数高达27万,约占当地人口40%;印度当年报告的疑似病例超过139万,部分地区的发病率超过45%。2008~2009年,泰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疫情。2010年,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均有基孔肯雅热疫情报告。法国和美国等非流行国家不断发现输入性病例。2010年10月,我国广东东莞首次发生了基孔肯雅热暴发流行。
预防及处理
2012年11月,前卫生部在官方网站公布了最新印发的《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增加了预警区概念,规定通常以核心区周围半径500米区域作为疫情处置预警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要于24小时内直报。疾控机构接报后,必须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调查,明确感染地点,搜索可疑病例,评估发生感染和流行的风险。对疫情的控制,卫生部门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病例管理、个案调查、病例搜索、宣传教育、蚊媒密度调查、灭蚊及效果评价等内容。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对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黑热病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肿大、消瘦、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浆球蛋白增高为特征。
黑热病在我国曾流行于17 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农村。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普查普治,在犬源型流行区加强对家犬的管理,减少传染源;在平原地区推行药物杀灭白岭等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20世纪50年代末,在华东、华北等主要流行区,黑热病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增加,黑热病发病人数逐年递增,新疆、甘肃、四川、山西、贵州、内蒙古6 个省( 区)黑热病患病率达1.59%。因此,仍须密切监测,掌握疫情,做好黑热病的有效防控工作。
广州管圆线虫病
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作为一种传染病,时有暴发流行,引起广泛关注。广州管圆线虫病为食源性寄生虫病,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因其病原体在我国广州最早被发现而被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为鼠类,人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中间宿主感染。我国学者于1997年在国内外首次报告福寿螺为广州管圆线虫病新中间宿主,已证实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8 个省有福寿螺的自然分布。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9次暴发流行,其中8次由福寿螺引起。大陆地区75%的患者是由于食用感染的螺类所致。
1945 年,我国台湾发现首例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此后世界各地陆续报告有本病发生。该病多为散发病例,但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亦多次出现暴发流行。目前,全球已报告有3000余例患者,但由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实际病例数应远多于此。该病主要流行于泰国,目前仅泰国报告的病例数即达1500例。中国大陆共出现的9次暴发流行,以2006年在北京发生的局部暴发流行最为严重,感染例数达160例,超过既往中国大陆的病例数总和。
多项研究证实,阿苯达唑对广州管圆线虫病有效,但由于其杀死虫体后可能会引起更强烈的炎症反应,临床医师倾向于选择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或糖皮质激素联合杀虫药物方案。研究者在今后的临床试验中应注意在药物疗效、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找寻合理的治疗方案。
2003年,卫生部将广州管圆线虫病列为我国新发传染病,北京市《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断标准》(2009年)相继公布,有效地指导了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治和防控。
麻风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免费查治麻风病患者约50万例,麻风病年发现率大幅下降,其流行基本得到控制。
20世纪80 年代初,我国学者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率先在国内外开展了非隔离的就地短程联合化疗,在停药后的10年连续观察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断好转,细菌指数持续下降,达到我国的判愈标准,年复发率为 0.03%,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 1%的标准。此方案缩短了治疗疗程,且其远期疗效已获证实。1994年,WHO采纳了此方案,并在各国积极推广。
2011年印发的《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按照近年来麻风病患病率和发现率情况,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该规划指出,未来10年,我国麻风病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20%,全国以县(市)为单位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到2020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50%,98%以上的县(市)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一以下,新发现麻风病患者中2级畸残者控制在20%以内。
虽然经过一系列的艰苦工作,我国麻风病的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但目前麻风病防治仍面临诸多挑战,近些年来全国麻风病整体疫情并无明显下降,部分地区疫情出现波动,甚至呈上升趋势,完全控制麻风病,消灭麻风病危害仍需要努力。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台湾、福建、海南、广东、广西等为主要流行区。2007 年8~10月,广东和福建部分地区登革热暴发流行,2008 年云南部分地区有较大规模登革热流行。
免疫球蛋白是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目前已有针对 4 种血清型登革热病毒的中和性抗体,不仅能发挥中和作用阻断病毒黏附,还能发挥一定治疗作用,但其人源化须进一步改进。另外,近年来开展的核酸疫苗技术为亚单位疫苗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它既有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又有减毒活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高效力,给登革热疫苗的研制成功带来希望。
丝虫病
丝虫病是由班氏或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引起的一种热带传染病。
淋巴丝虫病是全球性疾病之一,按WHO 的分区统计,除欧洲区已无淋巴丝虫病的记载外,东南亚、非洲、西太平洋、美洲、东地中海等地区均有流行,估计全球受威胁人口超过11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我国是全球淋巴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在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和重庆等17 个省、市、自治区的864 个县、市,除山东和台湾仅有班氏丝虫病流行外,其余各地则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均有。
建国初期,全国有丝虫病患者3099.4 万例,约3. 3 亿人口受到丝虫病威胁。我国淋巴丝虫病的防治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几十年的科学防治,于 1994 年实现全国基本消灭丝虫病。目前,全国丝虫病防治已全面进入监测巩固阶段。我国已向WHO 正式提交申请确认消除淋巴丝虫病的传播,由此成为第一个消除淋巴丝虫病的亚洲国家。我国确立的防治丝虫病策略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已被WHO认可和采纳。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 个省( 市、自治区)曾为日本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我国的血吸虫病已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由于经济、人口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一些地方呈现出老疫区血吸虫病疫情的扩散蔓延,疫情有回升趋势。目前,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的江河湖沼地区,此类疫区的患病人数占全国血吸虫病总数的80%以上,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由于受血吸虫发育生物学特点的影响,单纯药物治疗不能阻断传播,加之湖沼地区及山区钉螺难以控制,流行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因此必须采取健康教育、控制钉螺、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同时应加速研发血吸虫病疫苗,以补充防治技术和措施的不足。目前,研制的疫苗类型较多,如基因工程疫苗、DNA 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疫苗等。
另外,快速、简易、有效、经济的诊断方法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Dipsttick法(快速纸条层析法)应用于现场和临床诊断,加快了我国控制血吸虫病的步伐。
热带病的侵袭不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造成极大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热带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因此,努力探索热带病防治的新理念、建立更敏感特异的诊断技术平台,制定热带病有效防治策略,对于推动全人类有效防控热带病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