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重点掌握钩虫的形态结构特征,两种钩虫成虫的区别特点及虫卵形态
掌握钩虫生活史、致病作用、钩虫性贫血的机制、实验诊断方法
熟悉钩虫病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系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一、种类
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 :
l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简称十二指肠钩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l 美洲板口线虫 (简称美洲钩虫) Necator americanus
锡兰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偶尔寄生在人体)
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偶尔寄生在人体)
巴西钩口线虫(Ancylostoma braziliense)(皮肤幼虫移行症,匐行疹)
二、形态
㈠成虫
虫体细小,长约1cm,活时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
虫体前端较细,有口囊;两侧有一对头腺,可分泌抗凝素。
尾端:雌虫圆锥形;雄虫膨大形成交合伞
两种钩虫成虫形态主要鉴别
鉴别要点 |
十二指肠钩虫 |
美洲钩虫 |
大小(mm) |
稍大(8~13mm) |
稍小(7~11mm) |
体 态 |
前端与尾端均向背侧弯曲,呈“C”型 |
前端向背侧弯曲,尾端向腹侧弯曲 , 呈“S”型 |
口 囊 |
两对钩齿 |
一对半月形板齿 |
交合刺 |
两刺末端分开 |
两刺末端合并 |
背辐肋 |
由远端分二支,每支又分三小支 |
由基部分二支,每支又分二小支 |
㈡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约65×40μm,卵内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
㈢幼虫
杆状蚴 丝状蚴
三、生活史
l 感染阶段:丝状蚴
l 感染方式:
①经皮肤感染(最常见)
②经口感染(少见)
③经胎盘感染(极少)
l 寄生部位:小肠
l 幼虫在体内的移行
l 产卵量大:
十二指肠钩虫:1~3万个/日/条;
美洲钩虫:5千~1万个/日/条。
㈠钩虫卵发育为丝状蚴的外环境
⒈温度
⒉湿度
⒊荫蔽条件
⒋泥土性质
㈡丝状蚴的生活习性
⒈生活在土壤表面;
⒉利用水膜的表面张力活动
⒊特殊的向性:向温性、向湿性。
四、致病
㈠幼虫的致病作用
⒈钩蚴性皮炎 发生率高,俗称“粪毒” 或“地痒疹”。
机理:丝状蚴穿过皮肤时介导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临床表现: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或足背及其它部位暴露的皮肤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奇痒无比;搔破后可引起继发感染。
⒉呼吸道症状
机理:急性钩蚴感染,幼虫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可引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阵发性咳嗽、血痰及哮喘。
㈡成虫的致病作用
1、贫血:为钩虫病的主要症状。
慢性失血的原因:
①特有的口囊吸血,边吸边排;
②分泌抗凝素,致使粘膜伤口渗血;
③时常更换咬附部位。
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耗损 贫血
性质: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症状: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严重时,心慌气促、水肿及其贫血性心脏病表现。
⒉消化道症状: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⒊异嗜症:原因尚不清楚,似与铁质的耗损有关。
⒋其他:婴儿钩虫病、钩虫病妊娠。
⒌消化道出血
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急性期:E↑ WBC↑
非急性期:E↑ WBC正常
五、诊断
病原学检查:粪检虫卵或孵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
常用方法:
⒈直接涂片法:简单
⒉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
⒊钩蚴培养法:可鉴定虫种
六、流行
㈠分布:钩虫遍及全世界,尤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但流行区大都系混合感染。
㈡流行因素
⒈钩虫病人、带虫者存在。
⒉土地污染:是感染钩虫病的唯一途径。
其原因:⑴粪便管理不良,施用新鲜粪便;⑵随地大便习惯;⑶鸡犬携带;⑷与种植农作物有关;⑸与生产方式有关。
感染与职业关系:农民、矿工。
⒊卫生状况:卫生工作搞的好的地方,钩虫感染率↓,卫生差的地方,钩虫感染率↑。农村>城市。
⒋也与经济状况有关。
七、防治
㈠粪便管理
㈡改良农作物种植方法
㈢个人防护
㈣普查普治
常用的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
贫血病人治疗:①驱虫;②补充铁剂、VitC;③高蛋白饮食。
评论